特医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 内容速览之过程风险篇

首页    特医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 内容速览之过程风险篇

特医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

内容速览之过程风险篇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正式印发了62项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其中包括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本期内容分享开始,小编以其中包含的不同风险类型为单位,带您逐步浏览清单内容。作为本系列第二篇分享,我们主要关注过程风险的管控重点内容。

 

进货查验风险点

 

供应商资质合规风险

 

风险描述:

 

1.采购非合格供应商的原料用于生产。

 

2.未进行供应商审核。

 

3.未索取供货者的许可资质证明。

 

4.供应商许可资质证明变更或过期,未及时更新。

 

管控措施:

 

1.建立合格供应商名录,生产用物料采购时必须从合格供应商名录中选取供应商。

 

2.明确物料供应商的遴选、退出标准以及审核、评价程序,根据供应商的审核/评估计划,对供应商进行审核/评估。

 

3.供应商的许可资质应齐全,过期的应重新获取。

 

4.采购合同约定,供应商如有资质、生产工艺、原料变更时,及时通知。

管控频次:定期

管控目标:符合《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GB 14881、GB 29923和内控要求

 

风险点:食品原料、包材、食品添加剂验收

 

风险描述:

 

到货的食品原料和食品添加剂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假掺杂或者感官性状异常。

 

管控措施:

 

1.到货时仓库人员对车辆车厢进行车辆卫生检查,无潜在污染源(有毒、有害物品)一同贮存、运输,备有防雨防尘设施。

 

2.物料收货过程中对每包完整性进行检查。

 

3.物料必须经过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管控频次:每日

管控目标:符合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安全标准

 

风险点:食品原料质量控制

 

风险描述:

 

1.大豆原料没有经过加热灭酶处理,或灭酶不彻底的风险。

 

2.原油中三氯丙醇酯含量过高,污染产品。

 

3.乳制品原料未检验三聚氰胺,或三聚氰胺超标。

 

管控措施:

 

1.确认入厂原料(含有大豆成分的制品)脲酶活性为阴性。

 

2.控制三氯丙醇酯含量,验收供货方报告或定期检测。

 

3.三聚氰胺应为放行项,批批检验。

 

管控频次:

 

1:每日

2:每批/定期

3:每批

管控目标

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内控要求

 

风险点:食品原料、包材、添加剂质量控制

 

风险描述:

 

1.原物料、包装材料无检验合格报告、检验报告项目不全、原料不符合质量标准要求。

 

2.到货的食品原料、包材、食品添加剂未提供与实物一致的合格证明文件的风险。

 

3.原料存在非法添加风险。

 

管控措施:

 

1.采购的原物料和包装材料逐批查验产品合格证明,对无法提供合格证明的原料,按质量标准检验合格。根据原料验收标准,逐项确认检测结果与验收标准是否一致。

 

2.核查收货的食品原料、包材、食品添加剂的实物、文件、记录,应符合:

(1)收货的原料、食品添加剂具有与实物一致的合格证明文件。

(2)进口原料,具有入境检验检疫证明。

 

3.加强原料管控:

(1)采购前与供应商确认原料的采购标准,并签订采购合同及质量保证协议。

(2)对重点原料供应商定期现场审核,保证从正规供应商购买合格原料。

 

管控频次:

 

1-2:每批

3:定期

管控目标

符合《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GB 29923、GB 14881和内控要求

 

原料风险

风险点:食品原料质量控制

 

风险描述:

 

1.使用危害婴儿营养与健康的物质,如:

(1)原料或食品添加剂含有谷蛋白。

(2)使用氢化油脂。

(3)使用经辐照处理过的原料。

 

2.化学物料污染物风险识别不全,尤其是婴儿配方食品,导致产品中化学污染物超标的风险,如:氯酸盐、高氯酸盐、氯丙醇、壬基酚、双酚A等。

 

管控措施:

 

1.定期监测原料和食品添加剂中谷蛋白含量。

 

2.开发原料或变更原料时,按要求确认原料不含氢化油脂或不经过辐照处理。

 

3.确认定期回顾更新化学污染物风险信息,包括婴幼儿特殊要求监控的污染物,根据回顾结果及时更新内部监控计划。

 

管控频次:

 

每月/定期

 

管控目标:

 

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内控要求

 

物料储存过程

 

风险点:物料储存不当的风险

 

风险描述:

1.库存原物料、包装材料未严格按照储存货位管理,导致发货错误。

 

2.过敏原物料与非过敏原物料交叉污染。

 

3. 原物料储存设施不能满足储存条件,引发物料存储过程中的质量风险。

 

4.储存期间质量容易发生变化的原料,使用前未确认品质。

 

管控措施:

1.入库存放的原物料、包装材料严格按照储存货位管理。

 

2.建立过敏原和非过敏原物料清单。

 

3.过敏原与非过敏原物料应分开储存且正确标识。

 

4.定期检查在收货、退库等操作是否按照物料的储存条件要求,进行正确存放。

 

5.有特殊贮存温湿度要求的原物料,仓库应设有温、湿度控制设施,并定期检查和记录。

 

6.检查温控设施,如:物料冷藏库、恒温库等设备设施运行良好。温湿度监控数据如有异常,应对其内物料的质量进行影响评估。

 

7.抽查确认存储期间质量易发生变化的物料是否在使用前进行了确认。

 

管控频次:

 

1、3:每日

2、4-7:定期

 

管控目标:

 

符合《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GB 29923、GB 14881和内控要求

 

物料领用过程

 

风险点:物料领用过程中差错和混淆的风险

 

风险描述:

 

1.物料货位卡、标识卡设置不全、内容标识不全,物、卡、账不一致,导致差错和混淆。

 

2.物料出入库记录缺失、与领料单等资料不相符,出入库台账不健全或台账信息不完整。

 

3.过期物料未有效识别,使用过期物料投料生产。

 

4.“近有效期先发”“先进先出”未落实。

 

5.剩余物料未按规定退库,退库物料未密封,导致物料质量发生改变。

 

管控措施:

 

1.物料台账、标识卡、货位卡应齐全完整,确保物、卡、账一致,并与实际相符。

 

2.物料出入库记录应真实、完整,包括原物料和包装材料名称、规格、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出入库数量和时间、库存量、责任人等内容,原物料和包装材料出入库记录与其他资料相符,如:批生产记录领料单。

 

3.定期检查系统中过期物料是否冻结或隔离。

 

4.物料采用“近有效期先发”“先进先出”的原则出库。

 

5.剩余物料按规定退库,退库物料进行密封,加贴退库标签。

 

管控频次:

每日

 

管控目标:

 

符合《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GB 14881和内控要求

 

生产指令单下达

风险点错误下达生产指令单

 

风险描述:

 

批生产指令中的原物料种类、用量与产品配方不一致,导致未按照注册的产品配方组织生产的情况。

 

管控措施:

 

确定批生产指令中的原物料及用量应与注册的产品配方一致,称量、投料记录中的原物料种类、数量与产品配方一致。

 

管控频次:

定期

 

管控目标:

符合《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GB 29923以及注册的技术和内控要求

 

备料过程

风险点:仓库、备料区备料有误

 

风险描述:

误选物料,导致物料错误使用。

 

管控措施:

1.使用扫码追溯系统或双人复核,依据配料指令单,进行验收,确认合格状态,保证经系统或人工复核后,实际物料与配料指令单一致。

 

2.检查确认物料标签信息、生产指令单完整清晰,并且与配方的配料单信息一致。

 

3.不得使用非食品原料、回收食品、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原料和食品添加剂生产食品。

 

管控频次:

每批

 

管控目标:

符合《食品安全法》、《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GB 29923和内控要求

 

风险描述:

将过期物料错误发货,用于生产的风险。

 

管控措施:

1.过期物料正确粘贴不合格品标识。

2.过期物料在不合格品区进行隔离受控存放。

3.识别过期物料的机制正确运行。

 

管控频次:

每月

 

管控目标:

符合《食品安全法》、《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GB 29923和内控要求

 

生产过程

风险点:物料脱包、清洁、储存的风险

 

风险描述:

1.原物料、内包材未脱包、清洁而直接进入生产车间,导致污染风险。

 

2.脱包原物料、内包材以及半成品未做产品信息标识或标识的信息不全,导致差错和混淆风险。

 

3.脱包原物料、内包材以及半成品储存期限和条件不符合要求,导致质量异常。

 

管控措施:

1.原料、内包材进入车间前经过脱包或采用其他清洁外包处理后进入生产车间。

 

2.核对脱包原物料、内包材以及半成品的标识信息是否清晰完整,如:物料名称、批号,数量等信息。

 

3.按照储存期限和条件进行储存,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生产。

 

4.脱包原物料、内包材以及半成品,有专门区域分别存放,不存在交叉污染。

 

5.使用电子复核系统或人工复核,一料一脱,换品种时清场。

 

管控频次:

每日

 

管控目标:

符合《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和内控要求

 

风险点:物料称量风险/清场

 

风险描述:

过敏原物料称量工具与非过敏原物料混用。

 

管控措施:

1.过敏原物料使用专用工具。

 

2.称量后及时清场。

 

管控频次:

每日

 

管控目标:

符合《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和内控要求

 

风险点:混料风险

 

风险描述:

混料时间和加水量等工艺参数不符合工艺要求。

 

管控措施:

1.监控并记录混料时间和加水量等工艺参数,确保符合工艺要求。

 

2.核查当批半成品检测结果是否符合放行要求。

 

管控频次:

每日

 

管控目标:

符合《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和内控要求

 

风险描述:

干法工艺物料未混合均匀、有结块、有色差等。

 

管控措施:

混料均匀,且重要元素检测合格,确认:

 

1.包装前目视化检查。

2.不同混料批次的重要元素批检。

3.定期(如每年)对混合设备及混合参数有效性进行验证。

 

管控频次:

1-2:每日

3:定期

 

管控目标:

符合《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和内控要求

 

风险点:玻璃制品等易碎品污染的风险

 

风险描述:

生产过程中引入异物,如车间内玻璃制品等易碎品破损,管控缺失。

 

管控措施

1.生产区域尽量避免使用玻璃制品,如无法避免应进行贴膜保护,建立玻璃制品等易碎品清单,并定期点检。

 

2.灯具应清洁无损坏,生产区域内暴露在食品正上方的灯均需有防爆措施。

 

管控频次:

定期

 

管控目标:

符合内控要求

 

风险点:巴氏杀菌

 

风险描述:

关键参数未达到要求,造成目标微生物超出标准,如:温度不够或流速过大导致致病菌未杀灭。

 

管控措施:

持续监控关键参数,满足标准,如:控制持温管出口最低温度。

 

管控频次:

每日

 

管控目标:

符合标准和内控要求

 

风险点:中间储存

 

风险描述:

半成品储存时间和温度超出标准,微生物水平升高。

 

管控措施:

持续监控关键参数,满足标准,如:半成品储存时间和温度。

 

管控频次:

每日

 

管控目标:

符合标准和内控要求

 

风险点:产线预灭菌

 

风险描述:

预灭菌参数偏离,导致预灭菌失败。

 

管控措施:

监控灭菌参数,如:温度和时间。

 

管控频次:

每日

 

管控目标:

符合标准和内控要求

 

风险点:高温灭菌-超高温瞬时灭菌和灭菌釜灭菌

 

风险描述:

高温灭菌参数未达到要求,造成液体产品商业无菌失败。

 

管控措施:

持续监控关键参数,如:高温灭菌温度、流速和背压参数。

 

管控频次:

每日

 

管控目标:

符合标准和内控要求

 

风险点:粉状产品配制/喷雾干燥/灌装

 

风险描述:

1.半成品的微生物污染,造成灭菌前总菌数量高。

 

2.环境微生物污染,引发指示菌或致病菌超标风险。

 

3.巴氏灭菌或高温瞬时灭菌参数未达到要求,造成目标微生物未被杀灭。

 

管控措施:

1.生产工艺过程关键参数监控。

 

2.定期监控半成品的微生物水平。

 

3.生产前对设备及环境进行微生物监控,分析微生物趋势,及时采取措施。

 

管控频次:

每批

 

管控目标:

符合标准和内控要求

 

风险点:粉状产品喷雾干燥

 

风险描述:

1.干燥风温度不够,造成水分达不到要求,影响货架期储存。

 

2.干燥风的过滤系统发生破损,引发风带入微生物污染产品的风险。

 

管控措施:

1.开机前和生产过程中检查干燥风温度。

 

2.当温度达不到要求时,调整温度控制,检测水分含量。

 

3.粉剂产品的水分含量符合标准。

 

4.生产前检查过滤器的压力。

 

5.定期维护和更换干燥塔进风过滤器,确保干燥风的高效过滤器状态良好。

 

管控频次:

1-4:每批

5:定期

 

管控目标:

符合标准和内控要求

 

风险点:粉状产品喷雾干燥/灌装

 

风险描述:

设备与设备之间硬摩擦,造成异物污染。

 

管控措施:

1.干燥工艺中设置筛网,并定期检查筛网完整性,生产结束后检查筛网上是否存在异物。

 

2.生产过程中检查杂质度,巡检设备运行情况。

 

3.设备的定期预维修与定期保养。

 

4.检查自动灌装机螺杆与设备内壁有无剐蹭。

 

管控频次:

1-2:每批

3:定期

4:每日

 

管控目标:

符合标准和内控要求

 

风险点:产线最终过滤

 

风险描述:

过滤器损坏带入异物,过滤器损坏造成上游异物进入下游。

 

管控措施:

在线清洗(CIP)后查看过滤器完整性,过滤器完整。

 

管控频次:

每日

 

管控目标:

符合标准和内控要求

 

风险点:粉状产品喷雾干燥/灌装

 

风险描述:

粉剂产品半成品储存时间过长,或包装密封不良,导致营养素损失。

 

管控措施:

1.持续监控半成品储存条件。

 

2.监控包装密封的效果,如检测残氧量,进行包装密封性测试。

 

管控频次:

每批

 

管控目标:

符合标准和内控要求

 

风险点:化学污染

 

风险描述:

洗涤剂、杀虫剂、润滑剂使用过程中无防范措施,导致化学污染。

 

管控措施:

1.建立化学品清单并定期进行核对更新。

 

2.完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存储位置、用途、使用区域等要求。清洗剂、消毒剂、油墨、润滑剂等存储在专用化学品库房,并做好日常检查,并上锁管理。

 

3.检查洗涤剂、杀虫剂、润滑剂等使用方式及过程是否满足控制污染的要求。

 

管控频次:

定期

 

管控目标:

符合《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和内控要求

 

风险点:共线生产

 

风险描述:

可能导致污染或交叉污染的共线生产行为。

 

管控措施:

1.明确共线生产管理要求、清场要求。

 

2.若多款产品存在共线生产,应做好品种更换前的有效清洁和清场工作,避免交叉污染。

 

3.新产品引入时提前进行共线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更新清洁方法并完成清洁验证。

 

管控频次:

每批

 

管控目标:

符合《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和内控要求

 

风险描述:

婴儿配方食品与其他产品共线生产,导致婴儿配方食品混有配方中不应含有物质风险,如:香兰素、蔗糖,混有谷蛋白、大豆蛋白的过敏原等。

 

管控措施:

1.核查生产批记录、清洁记录,生产前后记录应包含不同过敏原矩阵产品之间的每个产品切换。

 

2.都进行了有效清洁,清洁方法是否按照有效验证的方法进行,清洁后的残留验证是否满足结果。

 

3.共线生产时,生产前及生产后根据验证过的清洁方式进行了有效清洁。

 

4.清洁记录与验证条件下的参数保持一致。

 

管控频次:

每日

 

管控目标:

符合《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和内控要求

 

 

投料过程风险点

 

物料称量/投料

 

风险描述:

物料称量/投料不准确,不符合配方要求,导致产品质量异常。

 

管控措施:

1.根据物料用量选择合适量程的称量秤,并对称量秤进行定期检定或校准。

 

2.称量/投料记录应完整并经第二人复核或人机复核,包括配料名称、批号、称量数量、投料时间、操作人及复核人签名等。

 

管控频次:

每批

 

管控目标:

符合《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GB 29923以及注册的技术要求和内控要求

 

风险点:投料过程引入异物

 

风险描述:

投料过程中引入异物(原料外包带入异物、包装碎片、工器具碎片)。

 

管控措施:

1.投料前后检查工器具完整性。

 

2.生产结束后检查产线过滤器中是否有异物拦截,并调查根本原因和评估产品的风险。

 

管控频次:

每日

 

管控目标:

符合《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和内控要求

 

灌装过程风险点

 

金属检测过程中金检仪未能正常工作

 

风险描述:

金属检测仪不能有效识别含金属异物的产品并剔除。

 

管控措施:

1.定期确认检测设备的有效性,如:按标准执行挑战性测试。

 

2.定期确认检测剔除的样品为正确剔除还是误剔除,对于正确剔除的情形,应立即采取调查,风险产品按照规定进行评估、合理处置。

 

管控频次:

每日

 

管控目标:

符合标准和内控要求

 

风险点:内包装材料异物去除

 

风险描述:

瓶子等内包装材料带入异物,未有效去除。

 

管控措施:

采取适当的异物去除措施,如:瓶子倒置,使用去离子风吹扫去除异物。

 

管控频次:

每日

 

管控目标:

符合标准和内控要求

 

风险点:灌装-无菌灌装

 

风险描述:

无菌灌装过程中产品密封不良。

 

管控措施:

持续监控封口温度和灌装腔体正压。

 

管控频次:

每日

 

管控目标:

符合标准和内控要求

 

风险点:生产/灌装过程

 

风险描述:

密封性检测设备参数设置与标准偏离。检测设备失效导致潜在密封不良的样品流入下游。

 

管控措施:

1.定期检查设备参数设定,如:开机前。

 

2.定期确认检测设备的有效性。

 

3.按照内控要求进行密封性检测。

 

4.密封性设备参数设置与标准一致。

 

5.密封性检测设备有效运行。

 

管控频次:

每日

 

管控目标:

符合标准和内控要求

 

风险点:瓶和封口膜灭菌

 

风险描述:

瓶和封口膜灭菌不彻底。

 

管控措施:

监控瓶和封口膜灭菌参数,如:双氧水浓度和温度。

 

管控频次:

每日

 

管控目标:

符合标准和内控要求

 

风险点:无菌罐缓存

 

风险描述:

无菌罐外界环境空气等进入造成污染。

 

管控措施:

1.持续监控关键控制步骤及控制点,如:无菌罐氮气正压。

 

2.无菌过滤器的使用次数。

 

管控频次:

每日

 

管控目标:

符合标准和内控要求

 

风险点:无菌灌装过程控制不到位使产品达不到商业无菌要求

 

风险描述:

1.无菌灌装机设备灭菌不成功,导致灌装机无法实现无菌灌装设备前提条件要求。

 

2.灌装过程中,无菌灌装仓环境被破坏,不能有效保证灌装过程中的无菌性。

 

3.灌装过程中无菌段管线阀门密封泄露,导致无菌失败风险。

 

4.无菌灌装机灭菌后的无菌保持时间超限,已无法满足商业无菌灌装要求。

 

管控措施:

1.监控无菌灌装机设备灭菌参数,针对灭菌用不同介质,如蒸汽、过热水、化学灭菌剂等需确保能达到灭菌的参数限值,确保生产前设备达到了灭菌要求。

 

2.监控生产过程中无菌灌装仓环境参数,如压差值,确保空气的流向是从洁净区的高级别区流向低级别区。

 

3.每批生产前、生产过程中定期现场巡检无菌段管线的阀门的密封状态。

 

4.当无菌条件被破坏时,设备自动切换成非无菌模式并停止灌装。

 

5.监控无菌灌装机持续运行时间,确保小于等于已验证的无菌保持时间。

 

管控频次:

每批次

 

管控目标:

符合《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和内控要求

 

车间卫生风险点:

 

清场

 

风险描述:

清场不彻底,清洁状态标识卡缺失、内容不完整、状态标识不正确,对产品造成污染。

 

管控措施:

1.每批产品生产结束按规定程序进行清场,生产用工具、容器、设备进行清洗清洁。

 

2.生产操作间、生产设备和容器应有清洁状态标识。

 

3.按照规程要求的清洁方法及频率进行清洁,确保清场有效。

 

管控频次:

每批

 

管控目标:

符合《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GB 14881和内控要求

 

风险描述:

在干区内采用了不合适的湿式清洁,导致致病菌污染。进行湿式清洁后,现场有水残留未及时处理。

 

管控措施:

1.确认是否按照标准规程进行清洁,如:干区内禁止进行湿清洁。

 

2.进行湿清洁后,及时处理现场残留的水。

 

3.干区内环境持续保持干燥,不被致病菌污染。

 

管控频次:

每日

 

管控目标:

符合《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GB 14881和内控要求

 

清洁消毒风险点

 

清洁消毒不彻底、产生交叉污染

 

风险描述:

清洁消毒不彻底,相关环节污染产品。

 

管控措施:

1.臭氧消毒效果验证(如适用)。

 

2.检查紫外灯有无损坏,用紫外线强度指示卡验证紫外线强度。

 

3.按管理制度要求清洁、消毒吸尘器。

 

4.清洁毛巾和非清洁毛巾分开放置,检查清洁毛巾材质。不同用途清洁毛巾用不同颜色区分且分开放置。

 

管控频次:

定期/不定期

 

管控目标:

符合标准和内控要求

 

风险点:未达到消毒效果或消毒剂残留造成化学污染

 

风险描述:

1.消毒剂种类、浓度、消毒时间选择不当,消毒效果不符合要求。

 

2.消毒剂残留带来化学污染。

 

管控措施:

1.消毒剂消毒效果验证。

2.消毒剂化学残留验证。

3.消毒剂配制记录检查。

 

管控频次:

 

定期/不定期

管控目标:

符合标准和内控要求

 

产品检验风险点

 

检验试剂

 

风险描述:

1.出厂检验自检项目必备的试剂配备不全。

 

2.检验试剂超过有效期,未对过期试剂进行有效识别和管理。

 

3.实验室正在使用的试剂的保存条件、标签、状态不满足该试剂的要求。

 

4.易制毒、易制爆、剧毒试剂等检验试剂未按有关规定管理。

 

管控措施:

1.对检验所需的试剂耗材、培养基、标准物质(含工作对照品)、标准菌株等进行技术验收或确认,妥善保管并建立台账。

 

2.检查正在使用试剂的保存条件、标签、状态应满足该试剂的要求。

 

3.易制毒、易制爆、剧毒试剂等检验试剂按有关规定管理,检验试剂的消耗量应与使用记录相匹配。

 

管控频次:

按日

 

管控目标:

符合《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标准和内控要求

 

风险点:样品管理

 

风险描述:

1.样品未标识,或与送样登记信息不一致。

 

2.样品丢失。

 

管控措施:

1.确认接收的样品清晰标识,与送样登记的信息一致。

 

2.待检样品指定区域存放,妥善管理。

 

管控频次:

每日

 

管控目标:

符合内控要求

 

风险点:检验能力

 

风险描述:

检验能力不足或方法有误。

 

管控措施:

1.定期进行标准查新,对更新的标准和新标准进行方法确认。

 

2. 定期评估检测方法适用性。

 

3. 定期对检验人员进行培训考核,检测过程中增加加标回收、质控样、人员比对、仪器比对等质控方式。

 

管控频次:

1-2:每季度

3:定期

 

管控目标:

符合《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和内控要求

 

风险点:检测记录与报告

 

风险描述:

1.缺少出厂检验原始记录,检验原始记录不规范、不完整,出厂检验原始记录不真实或伪造原始记录。

 

2.检验报告不规范、不完整,如:缺少取样日期、检验依据等,检验报告数据与原始检验记录不能对应。

 

3.无仪器使用记录,仪器使用记录填写不完整,如无样品批号等信息,仪器使用记录与实际使用情况不一致,无法调取仪器中检验原始图谱等信息。

 

4.检测报告与检测记录数据的不一致。

 

5.检测记录不完整。

 

6.检测记录和报告未按要求进行存档。

 

管控措施:

1.检验原始记录应真实、规范、完整,检验操作步骤和参数应齐全,例如:恒重过程数据、检验仪器信息、标准品来源信息等。

 

2.检验报告应真实、规范、完整,检验结果应有相对应的检验原始记录,出厂检验报告应与生产记录、产品入库记录的批次相一致,录入数据应准确、规范。

 

3.仪器使用记录应完整,与检验原始记录相对应,并与实际使用情况相一致。

 

4. 定期核查检测报告与检测数据的一致性。

 

5. 定期核查检测记录的完整性。

 

6.保留与检验相关的原始记录及报告并做好记录。

 

管控频次:

1-2:每批

3:每日

4-5:定期

 

管控目标:

符合《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GB 14881和内控要求

 

风险点:内包装材料异物去除

 

风险描述:

瓶子等内包装材料带入异物,未有效去除。

 

管控措施:

采取适当的异物去除措施,如:瓶子倒置,使用去离子风吹扫去除异物。

 

管控频次:

每日

 

管控目标:

符合标准和内控要求

 

产品放行风险点

 

成品出厂检验

 

风险描述:

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在出厂检验时,未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进行全项目自行检验,能力验证不符合要求。

 

管控措施:

1.每批产品出厂前完成全项目自行检验放行。

 

2.全项目每年至少参加一次能力验证。

 

管控频次:

1:每批

2:每年

 

管控目标:

符合《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和内控要求

 

风险点:成品出厂放行

 

风险描述:

成品不满足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管控措施:

1.按照标准及检验计划对产品进行检验。

 

2.检验样品具有代表性,能反映出过程风险。

 

3.生产批记录内容完整且经双人复核。

 

4.生产过程关键参数按要求记录且符合内控标准。

 

5.异常情况(如有)已经调查,涉及成品评估无风险后出厂放行。

 

管控频次:

每批

 

管控目标:

符合《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和内控要求

 

不合格品管理风险点

 

误用不合格品

 

风险描述:

1.不同类别产品混放,导致误用或发货。

 

2.不合格品未被正确处理或记录。

 

管控措施:

1.建立不合格品管理制度。

 

2.验收不合格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应在指定区域与合格品分开放置并明显标识。

 

3.建立和保存不合格品记录,记录应与实际一致。

 

4.不合格品按规定采取无害化处理、销毁等防控措施,防止其再次流入市场 (如:倾倒加焚烧。破坏标签等)。

 

管控频次:

每日

 

管控目标:

符合《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和内控要求

 

产品留样风险点

 

留样管理

 

风险描述:

1.产品未留样导致检测环节出现的问题难以追溯。

 

2.产品保质期内出现异常,不能进行有效溯源。

 

管控措施:

落实产品留样制度,及时保留样品。

 

管控频次:

每日

 

管控目标:

符合《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和内控要求

 

贮存及交付控制风险点

 

贮存和运输条件

 

风险描述:

1.贮存和运输条件不符合产品储运要求,有冷链要求的,无冷链控制制度或无相关记录。

 

2.产品与有毒、有害物品同车或同一容器混装。

 

3.不合格品或被污染产品交付。 

 

管控措施:

1.根据食品特点和卫生需要选择适宜的贮存和运输条件,有冷链要求的,建立冷链控制制度和记录。

 

2.产品运输设施应清洁,运输过程不得与有毒、有害物品同车或同一容器混装。

 

3.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产品不得出厂。

 

管控频次:

每日

 

管控目标:

符合GB 14881和内控要求

 

风险点:出厂记录

 

风险描述:

出厂记录缺失或不完整,导致无法追溯。

 

管控措施:

1.建立每批产品出厂记录,如实记录相关信息。

 

2.出厂记录真实、完整、可追溯,同批产品的数量、生产日期/生产批号信息要与生产记录、检验报告、入库记录、出库记录相符,购货者名称要与发货单名称一致。

 

管控频次:

每日

 

管控目标:

符合GB 14881和内控要求

 

    以上就是本次分享的内容了。在下次的分享中,我们将重点关注安全风险清单中的【体系风险】部分,我们不见不散。

2024年10月30日 10:29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