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白点“假”白点
“小白点”是奶粉生产的常见问题,一般认为是蛋白质的热变性产生,无法复溶还原的粉体颗粒。
实际上,“小白点”还可分为: 完全变性无法溶解的“真白点”; 需要较长时间或较长时搅拌才能溶解的“假白点”。显微观察,假白点外围往往包裹着一层油膜,由于脂肪的疏水作用,阻碍了水的沁入。也即粉体表面的游离脂肪过高,“表面油”过高。
与“感觉”不同,进入塔体后,风始终在降温,物料始终在升温。物料并不会马上升温至进风温度,其在“恒速干燥段”为“湿球温度/临界蒸发温度”(如进料温度达到,则直接开始蒸发),否则进塔就全部热变性了。
据塔型不同,进塔风速22~40m/s,塔内实际下降风速也在10m/s左右,而10m高塔体已经可以让大多数物料达到蒸发终点,物料在塔内停留的时间是很短暂的。
综上,“湿润/未干燥的粉不会热变性”。如果在干燥机组产生了“真白点”,无非三个原因:
一 塔壁粘挂的干燥粉末长时受到塔内温度烘烤;
二 附聚回塔顶的粉末受到热风温度剧烈加热;
三 塔内乱风造成排风中的粉体重接近高温风区域。
虽然理论上风/粉在中排风和下排风塔体中停留时间更短,但易挂粉、粘粉、窝风、乱风,造成少部分粉在塔内停留时间不可控,白点/杂质度增多后只能停机清洗。
上排风塔体的风可一次性排出,并可形成贴塔壁的保护风幕,塔壁粘挂粉极少,避免产生“小白点”。
优点
排风受到高速下吹的热风吸引(文丘里现象)产生“塔内附聚”现象。上排风塔的产品粉粒径明显大于下排风塔,并且更易形成中空毛细结构,增加了润湿表面积,提高了溶解速度。
由于气体密度低,具有可压缩的“弹性”,塔体直径更大,气流易“自找正”,不易偏风。
排风(含细粉)在塔内停留时间长于下排风塔,但绝大多数会一次全部排出。从实践来看,上排风塔也不易产生热变性的“小白点”。
回卷的排风形成贴壁保护风层,可减少粘挂粉。
缺点
由于大颗粒内部存在毛细空隙,所以堆积密度较低。同样的原因,上排风塔无法制造“小而实”的颗粒。
乳粉的假白点应首先从配方加以解决,如前处理混料时加入卵磷脂等表面活性剂。对于干燥机组,应从工艺和颗粒双重着手。
恒速干燥段:
此干燥段水蒸气大量挥发,会带动油脂向表层迁移,而这种迁移是无法避免的,只能尽可能缩短迁移时间,即需要更高的进风温度。
降速干燥段:
外壳尽快形成玻璃体网格化结构是组织油脂继续外流的关键,由于物料在干燥机组中始终在升温,所以应采用较高的塔内温度。而形成外壳后,水蒸气迁移速度变慢,也需较高的塔内温度才能达到水分终点。
塔底、排风段:
粉体干燥后,持续保持干燥环境是非常必要的,较高的水分含量或环境湿度会破坏玻璃体,变成粘流态。
较高的排风温度,或通过其他措施稀释排风中的湿度,都有助于避免表面油上升。较低的水分含量,不论对于排风系统中的粉,还是存贮过程的粉,都是有利的。
粉体颗粒:
较大的“基础颗粒”,比表面积更小,有助于降低表面油含量。但如颗粒成团、无空心毛细结构、不易崩解,则易形成一层油膜包裹的大型“假白点”。
高温进风更有利于减少换热时间、降低表面油,并且可以节约风量,降低塔容积。不过由于风量减少,蒸发量不变,排风中的相对湿度会升高,易造成锥底和排风系统粘粉挂壁,所以其更适用于气候干燥的地区,并且需要补充干燥空气,稀释排风中的相对湿度。
东北地区:23℃ 80% 14.28g/kg(空气)
华北地区:30℃ 80% 21.83g/kg(空气)
高温进风:
干燥塔运行过程即为换热过程,进、排风温差越大,热推动力越大,恒速干燥段时间越短。l产品含水率和产品特性决定排风温度。l塔体体积越小、占地面积越小,土建建设成本越低。l风量越低,风机功率越小,设备投入成本越低。l但会导致排风相对湿度越高,当超过临界时会导致沾塔挂壁。
高温进风+上排风干燥塔+固定流化床,可以最大限度减少粘塔挂壁,减少风量节能降耗,但需要使用CFD软件精确修型,才能达到最佳风量风速匹配效果。